top of page
搜尋

從磯小屋到智慧農業:我們與土地的百年約定

從磯小屋到智慧農業:我們與土地的百年約定

在台大校園的一隅,有一棟靜默佇立的木造小屋——磯小屋。這裡曾是台灣農業轉型的起點。近百年前,磯永吉教授在這裡育成了改變台灣農業命運的「蓬萊米」,讓世界重新認識這座島嶼的稻米品質。

如今,當我們踏入同一塊土地,手中握的不再是育種紀錄冊,而是傳輸即時土壤數據的感測模組。我們是 SimuGro,一群致力於以科技延續農業精神的實踐者。



傳承不是複製,而是重新理解土地的語言

我們常問自己:SimuGro 做的,不過是安裝設備、蒐集數據,這與當年磯永吉面對的田地有什麼共通點?

答案出乎意料地簡單:「傾聽土地」。

磯永吉透過實地觀察與反覆試驗,理解作物的需求與變化;而我們,透過感測器、即時影像與雲端資料串流,將這份理解擴展至更廣的尺度與更深的精度。從磯小屋到 SimuGro,我們都在努力解碼農業的語言——只是不再彎著腰一株一株觀察,而是透過螢幕與數據,在遠端持續守護作物的聲音。

這是世代的轉換,也是方法的變革;但初心,始終未改。


SimuGro 的使命:讓智慧農業有溫度、有溯源


市場上賣設備的人很多,但我們始終相信:農業科技的價值,不只在「裝了什麼」,更在「改變了什麼」。

SimuGro 提供的不只是單一模組,而是一套能夠配合農民需求靈活配置的智慧農業系統。從田間的土壤濕度、氣象預測,到水源監控與作物生長紀錄,我們協助每一位使用者掌握最貼近現場的決策依據,讓種植不再是經驗的猜測,而是數據的實證。

更重要的是,我們深知每塊土地、每位農人背後都有故事。因此,我們設計每套系統的時候,從不套用制式模組,而是以實地訪談與實際需求為核心——就像當年磯永吉一樣,從「田裡」出發,而不是從書上或倉庫出發。


不只是科技公司,我們是農業文化的延續者


SimuGro 的存在,是一種選擇——選擇站在農業百年的脈絡中,做那個願意多問一次實際需求、多設想一次現場情境的角色。我們相信,科技的進步不應該割裂歷史,而應該讓人文精神透過技術繼續被看見、被尊重。

我們將曾經在烈日田野下親力親為的農業實踐,搬進穩定可控的室內環境,讓耕作不再受限於氣候與季節,而是延續著對作物的細膩照顧、對知識的尊重與累積。這不只是場域的轉變,更是農業邁向下一個世代的方式——讓未來的農人,能用手機掌握植物脈動,也能像過去的耕作者一樣,與土地產生真誠的連結。



每一套水耕系統的建置,不只是硬體的堆疊,而像是在一段新的時空裡,重新寫下農業的故事。這些故事連結著磯小屋、蓬萊米,也連結著每一位願意相信未來農業可以更永續、更智慧的農人與企業。






我們與土地的約定,從來都不是短暫的


百年前,有人種下希望;今天,我們將這份希望加上智慧與數據,再次撒進每一個需要照顧的環境之中。

若你也相信農業應該被理解、被尊重、被科技善待—— 那麼我們,已經準備好一起出發。


 
 
 

Comments


SimuGro urbanblue LOGO
By Agriblutec Ltd.
MIT
  • Youtube
  • LinkedIn
  • Facebook
  • Pinterest
bottom of page